-
【海林市招商】柴河林区“三业”融合激发红色旅游新动能
柴河林区依托生态资源与红色文化优势,通过招商引资推动文化、旅游、影视产业深度融合,打造红色影视基地与旅游目的地。随着多部影视作品取景拍摄及央视节目录制,区域知名度显著提升,为旅游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。当地统筹规划“三业”协同发展,探索出一条生态保护与产业振兴并重的特色路径。 一、红色文化资源奠定融合发展基础 柴河林区位于黑龙江省牡丹江市,是东北抗联精神的重要承载地,威虎山景区及周边保存大量革命历史遗迹。区域内森林覆盖率超过80%,兼具生态与人文双重优势。2020年抗美援朝题材电视剧《跨过鸭绿江》在央视播出后,取景地威虎山景区游客量同比增长35%。此前,《林海雪原》《老酒馆》等红色题材影视剧已在此拍摄,形成“影视+旅游”联动效应。当地政府系统梳理红色遗址,修复杨子荣烈士陵园等教育基地,为产业融合提供内容支撑。 二、影视产业集聚催生文旅新业态 中央电视台多个频道节目组先后进驻柴河林区:少儿频道《大手牵小手》在威虎山国家森林公园录制专题节目;农业频道将威虎山雪村设为春节联欢分会场;纪录片频道《关之北》聚焦林区生态文化。影视拍摄带动基础设施升级,建成标准化摄影棚2处、外景取景地15处,并配套餐饮住宿服务。2020年柴河林业局有限公司出台专项政策,对剧组取景实行场地费减免,吸引8个影视项目落地,间接创造就业岗位200余个。 三、全域旅游布局提升综合效益 柴河林区构建“红色研学+生态观光+冰雪体验”产品体系,推出威虎山影视主题游线路,串联拍摄地、博物馆等节点。冬季以雪村为核心举办冰雪节,夏季开展森林康养活动,年均接待游客突破50万人次。旅游收入中30%来自影视相关消费,包括场景复刻体验、道具展览等衍生服务。当地开通哈尔滨至柴河旅游专线,与周边镜泊湖景区形成联动,纳入黑龙江省“东线游”精品规划。 四、政策协同保障可持续发展 牡丹江市将柴河林区纳入“十四五”文旅发展规划,设立20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影视基地建设。林业部门严格限定开发范围,确保拍摄活动不破坏原始森林生态。市场监管机构对旅游服务实行标准化管理,2020年查处违规经营商户12家。教育培训机构联合高校开设导游、影视协拍等课程,累计培养专业人才150名。下一步计划申报国家级红色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,推动产业链向文创产品、数字内容等领域延伸。
2025-07-18
有想补充的信息?点我投稿

- 联系我们
- 企业入驻
